天冷儿童易烫伤 照护3原则不留疤
寒流来袭、气温骤降,为躲避寒冬低温,许多家长不仅减少携带孩童外出的频率,甚至出动热饮、电毯、暖炉等各式保暖物品,就怕娇嫩的小宝贝感冒着凉。但皮肤科医师提醒,上述“祛寒法宝”错误使用,可能造成的烫伤潜在危机。此外,家长也应该注意孩子居家碰撞、割伤等意外,特别是幼童皮肤细致娇嫩,若外伤伤口处理、照护不当,不仅会增加感染风险,更容易留疤,影响外观及孩子的自信心,不可不慎。
医师指出,根据门诊统计资料发现,冬天因外伤、烧烫伤而求诊的幼童比例较平时约增加2成左右,且部位多以脸部、四肢居多。但为什么一到冬天,孩童出现外伤、烧烫伤的机率便大幅提升呢?
解释,可能与冬天气温寒冷,孩童外出机会降低、在家中时间长,容易接触高温茶水、高温保暖物品,不慎碰撞家中物品有关。由于使用机会增加,若家长没有加以留意、做好防护,相当容易因一时疏忽,即使幼童发生外伤、烫伤意外。
烧烫伤分三级 依程度处理缓伤害
若孩童不慎烫伤、受伤,第一时间家长该如何处理,才能降低伤害呢?医师表示,如果是烧烫伤,则需依据症状、程度不同,采取不同的处理程序。一般来说,烧烫伤可划分为3个等级,如患处出现单纯的发红、热痛等症状,则为1级烧烫伤,在第一时间冰敷、涂抹消炎药膏,并保持患部清洁,即可缓解不适, 这类型烧烫伤的伤口只要照料得宜,便不容易留下疤痕。
若患部除了红肿、热痛外,还伴随有凸起水泡,则属于2、3级烧烫伤。为避脏污、细菌沾附伤口,造成细菌感染,导致伤口发炎、化脓溃烂,建议勿自行刺破水泡。应寻求专业医师协助处理较为适宜,不仅能降低发炎感染的机会,更能减少留疤的可能。
碰撞外伤不需送医?深度、范围为考量
至于因碰撞导致的外伤、割伤,在伤口处理程序上,则需视伤口部位、范围、深度作为就医治疗的考量。若没有出血且伤口面积不大,只要使用生理食盐水将伤口清洗干净,再以棉棒由内往外擦干,并由内往外涂有助杀菌、消毒的白药水,保持伤口清洁即可。
如伤口靠近眼周等敏感、脆弱部位;深度达1公分以上,伤及真皮层;压迫10分钟后仍持续大量出血;或是因铁锈类、海产类所致外伤,或是有异物残留其中难以取出。为避免感染,造成伤处化脓、溃烂,应尽速至医院寻求专业医师协助,适度缝合、取出异物或注射破伤风、抗毒素,以减少发炎感染机会、加速复原。
伤后不留疤!把握后续照护3原则
医师也强调,除了视伤口情况决定是否送医外,伤口的后续照护也非常重要。尤其是伤口深度较深、第2、3级烧烫伤,由于伤及皮肤真皮层,在伤口恢复时,出现后遗症的机率相对较高。不但容易因色素沉淀,出现肤色不均问题,若伤口照护不当,很容易会有皮肤挛缩使表层出现凹陷,或是肌肤凹凸不平的情形出现。
因此,要避免、减少上述可能影响外观、造成破相等后遗症发生,需要把握以下三原则:
原则一:做好防晒,避免伤口曝晒于紫外线下加速色素沉淀。
原则二:减少刺激摩擦皮肤。
原则三:在伤口收痂、没有渗出物,转为非开放性伤口后(视烧受伤程度而定,恢复期短为1周,长可至1个月),不妨可选择使用人工皮,除了避免搔抓伤口外,目前也有能使肌肤上皮组织维持平衡状态的药物、凝胶来帮助伤口维持一定的湿润度,使肌肤修复,减少疤痕的生成。
防过敏不适!孩童伤口照护选天然成分
不过,要注意的是,孩童的肌肤与成人不同,更加细致娇嫩,也更为敏感。因此,在伤口的照料和疤痕照护上,更要小心谨慎、温柔对待,并挑选安全温和、低敏、不刺激的成分较为适宜。例如,有舒缓、滋润肌肤、减少红印作用,且温和不刺激,取自芦荟、燕麦等天然植物的萃取物;或是能平衡胶原蛋白生长的洋葱萃取精华;以及能帮助肌肤保湿、促进皮肤组织新生的尿囊素与黏多糖质等,都是适宜孩童使用且有效的温和成分。
医师小叮咛
医师强调,各式各样的外伤、烫伤意外,其实都可以避免。提醒家长,除了在孩子外出活动、使用高温茶水、保暖器具、放置热烫物品时,小心谨慎、多加防范留意外,更要加强居家环境的防护。譬如,于家具尖锐处贴防撞条、海绵等事物,并主动告知、教育宝贝特定物品、行为的危险性,都有助避免憾事发生。如果意外还是不小心发生,就要选择正确及适合处理伤口的方式及产品,才能伤后不留疤!